煤电行业市场前景怎样?这个夏天,新疆的用电负荷再创历史新高,但煤电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未明显好转。乌鲁木齐一家煤电企业负责人表示,作为当地重要的电源和热源之一,该企业从1958年建设以来,首次连续3年亏损。“大唐在甘肃的煤电厂破产并不意外”,新疆的煤电企业生存同样堪忧。
业内人士认为,煤电深陷亏损泥淖的原因之一是供需结构的失衡。不断放缓的全社会用电需求无法支撑高速增长的发电装机容量,火电产能过剩压力不断加大。此外,近年来新能源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挤压了煤电企业的生存空间。
(相关资料图)
一个完整的煤电产业链,包括上游的煤炭开采、中间运输,之后是电力产业发电、输配电和售电这几个相互衔接的环节。
煤电行业市场深度分析
在过去的三年中,我国淘汰关停落后煤电机组2000万千瓦以上,煤电装机增速有所放缓,2018年全年有4119万千瓦的新增火电投产,总容量首次突破了11亿千瓦。
同期,绿色能源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风电、光伏呈现出“井喷”态势。截至2018年底,装机分别达到1.9亿和1.7亿千瓦。每年的新增电源中,风电、光伏占到总装机的一半以上。
不过,电力需求市场却没有相应的增长速度,2016年、2017年、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5%、6.6%、8.5%。今年以来有所回落,前7月增速为4.6%。
我国发电装机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局部地区电力供需失衡愈发明显。以新疆为例,目前全疆电力装机总量近8700万千瓦,但最高负荷还不到3000万千瓦。
一季度,国内进口煤炭5181万吨,同比下降24.2%。2019-2024年中国煤电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调查研究分析报告指出,国家煤炭增产保供政策措施效果明显,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10.8亿吨,同比增长10.3%。2022年以来电煤价格总体呈持续上涨态势,导致一季度全国煤电企业电煤采购成本同比额外增加1300亿元左右。
火力发电包括燃煤发电、燃气发电、燃油发电、余热/余压/余气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发电等。由于经济性、资源禀赋等因素,我国火电装机以煤电为主。2000-2021年我国火电累计装机容量由238GW增长至1297GW,其中煤电装机容量增长至1110GW。
由于经济性、资源禀赋等因素,我国火电装机以煤电为主。据统计,截至2021年我国煤电装机容量为28GW。考虑到风光大基地对于打捆火电送出的需求和发达省份的能源保供需求,“十四五”期间预计全国火电新增容量有望超过270GW,2022-2024年全国煤电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40/50/50GW。
根据2021年10月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对供电煤耗在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的煤电机组,应加快创造条件实施节能改造,对无法改造的机组逐步淘汰关停,并视情况将具备条件的转为应急备用电源,“十四五”期间改造规模不低于350GW。
202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的通知》(发改运行〔2021〕1519号)(以下简称《通知》),旨在通过实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进一步降低煤电机组能耗,提升灵活调节能力和清洁高效水平。为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目标,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做出重要贡献,预计“十四五”期间煤电改造容量合计600GW。
截至2022 年12 月30 日,全国各地区2023 年度电力交易进展汇总:广东、江苏、山东等多地电价顶格成交。广东双边协商成交电量2426.50 亿千瓦时,成交均价553.88 厘/千瓦时,较煤电基准价上浮19.6%;江苏年度交易总成交电量3389.89 亿千瓦时(+28.1%),成交均价466.64 厘/千瓦时,较燃煤基准价上浮19.35%;山东竞价结果为374.8 厘/千瓦时顶格成交。浙江、安徽、云南等地区交易结果仍待发布。
随着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等政策落地实施,未来竞争态势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核电、风电、太阳能和水电发电量都有两位数增长幅度,但火电发电量同比仅增长了0.2个百分点。火电利用小时数同比下降60小时至2066小时,其中,煤电同比下降57小时至2127小时。
煤电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中国能建是传统能源电力建设的国家队、排头兵和主力军,在火电设计、建设领域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可以承揽全部容量等级火电工程的咨询、勘测、设计、施工等业务,享有较高的行业领导地位和话语权。中国能建在国内火电规划设计方面的的份额占比约80%,承担建设项目份额占比约60%。
地方省份作为中国电力系统的中长期规划和运行控制的核心单元,若不能良好地处理煤电转型优化和托底保供之间的关系,一味地对煤电“开闸放水”将造成煤电行业的无序发展和资产损失,对国家提出的“严控煤电项目”“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目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严重拖慢中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进程。
从区域布局来看,华东地区与华北地区是中长期煤电减量化潜力最大的区域,2050年装机容量相对于当前水平都将下降1亿千瓦左右。东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南方地区煤电减量化潜力适中。西北地区煤电达峰时间最晚,将持续增长至2035年前后,达到近3.5亿千瓦,2050年装机规模仍高于当前水平。我国仍需在西北资源富集区建设一批技术先进的煤电机组。
从在电源结构中的份额来看,未来我国煤电装机容量占比呈持续下降趋势,2050年全国煤电装机占比下降至15%左右。除西南地区电源结构特殊外,其余地区煤电装机普遍下降至当地电源结构的约10%-20%区间。基于生产模拟结果来看,煤电将长期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在电力平衡和系统调峰中占据重要位置,我国未来始终需要保持一定规模的煤电机组参与电力系统调度运行。
根据《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煤电节能降碳改造规模不低于3.5亿千瓦、供热改造规模力争达到5000万千瓦、灵活性改造完成2亿千瓦。
《规划》提出了健全能源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等8项保障措施,突出了协同合作的理念,重视创新平台和人才基础建设工作,强调企业的主体地位,并明确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相关措施对于煤电行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未来,想要了解更多煤电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煤电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