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饮料产业规模稳定,饮料已成为重要国民消费之一。饮料行业产业规模稳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企业产量达到18333.8万吨,同比增长12.15%,其中,12月当月饮料产量1358.8万吨,同比增长8.3%。饮料已成为更多消费者娱乐消遣的饮品,进一步成为国民消费模式。
在12月7日由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中文音译简称:西雅展)举办的SIAL世界食品产业峰会之国际饮品大会上,来自BCG、CFB集团、九阳豆浆、沪上阿姨、放哈的企业人士围绕国内外饮品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讨论。
新消费需求倒逼产品、品牌升级
“新消费理念主要体现在‘新’字。混搭新饮品会产生新的舌尖感受、销售体验,包括产品包装、文化背书等,能构成新的消费需求。”中国烹饪协会休闲简餐与饮品专业委员会主席夏连悦表示。
“我们所有的动作都是基于消费变化而来的,不管是阶层细分还是场景细分,健康都是消费者追捧的关键词。”九阳豆浆市场总监刘建彬如是称。
在沪上阿姨公关总监刘欣亮看来,新鲜健康的食材是饮品好喝的关键,更能够迎合年轻人养生需求,而打造健康好喝、高质价比的产品则是饮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沪上阿姨从五谷茶转型到鲜果茶后,单店业绩同比之前上浮30%,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筑起了鲜果茶的质量安全体系。”刘欣亮表示,“民以食为天,要想做出一杯让消费者喜爱的鲜果茶产品,其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以一套严格的体系来保证消费者的食品健康安全。”
在与会嘉宾看来,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在新消费需求的推动下,品牌运维或许会成为饮品消费市场一个新的增长点。
“企业要知道自己的赛道,要清楚服务什么样的人群,不同人群,消费增长差异极大。”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BCG消费品创新专题亚太区负责人丁佳川认为,中国消费者经过多年成长,变得更加深刻,越来越强调个性,看待品牌的态度已从过去的仰视转为平视甚至俯视,未来企业需要更加关注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与消费者建立更亲密的连接,建设起牢固的用户信仰。
放哈联合创始人常滢认为,区域茶饮品牌要做到差异化,首先就要做有“表达”的品牌。“放哈就是让传统跟新文化碰撞,将新茶饮在兼顾口感的同时,融合区域特色,把西北的百年小吃和新茶饮进行结合,进行合理的年轻化演绎,以此来产生更多年轻消费者喜欢和认同的产品,在增强消费者自豪感的同时,成功塑造品牌形象。”
数字化赋能企业运营
“受产品周期、季节效应、地域习惯的影响以及行业自身的变化与升级,新式茶饮不断迭代,产品周期越来越短,竞争激烈。新式茶饮门店规模迎来了万店时代,加盟品牌成为行业主力军。”夏连悦表示。
夏连悦认为,新式茶饮的规模化扩张离不开供应链体系的支持。“实践证明,如果没有供应链的支持,门店开不下去,也开不持久。研发转化、央厨共享、仓配一体、货架期限,新鲜程度、舌尖感受、性价之比,这一系列指标背后都要有供应链体系做支撑。”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的加持无疑对供应链体系的运转效率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万店时代,如何对加盟商进行管理正成为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CFB集团的做法是用直营店的数字化标准与系统来管理加盟店。
据CFB集团IT总监张毅贲介绍,加盟店管理直营化,就是用直营店的标准管理加盟店,所有加盟店所用的系统,所执行的SOP,包括进行的市场活动,全部与直营店一样。“用同一系统来管理,对于加盟商来说,也可以节省成本,提升效率。”
夏连悦建议,所有饮品企业都值得用大数据把企业每个环节、流程、节点、细则重新做一遍,才能够在2023年告别模糊,走向精确。
走出去 开辟海外市场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以新茶饮为代表的饮品企业在国内市场增速放缓。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新茶饮增速增速为26.1%,2021~2022年增速下降为19%左右,未来2~3年,增速将下降为10%~15%。
在此情形下,以茶饮品牌为代表的一众饮品企业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新式茶饮借船出海,会让我们看到地域的、民族的、世界的三位一体的价值链的转化。” 夏连悦表示。
丁佳川则认为,国际化的水平决定了一个企业能走多远,但品饮品行业出海面临很大难度,如出货方式比较难,成本上不一定有优势。他还指出,中国企业擅长做大,但是不擅长做标准。“做不了标准,就是没有价值体系。”
由此看来,中国饮品企业如何在海外扎根,值得每一位饮品人思考。
SIAL世界食品产业峰会已于12月8日盛大落幕。本次峰会以“全球智慧链下的共谋与共赢”为主题,吸引来自近20个国家与地区的100+全球食饮嘉宾们,汇聚上海,共同深入探讨食饮行业现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