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的推进,行业在整改,而作为父母同样在“反思”,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相比于过度焦虑地“鸡娃”,如何教出一个能持续学习、不断突破、强内驱力的“全人”,才是教育应有之义。
大家或许能发现,此前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学生书包份量越来越重,从当初的单肩包发展到双肩包,甚至出现了滚轮式书包,越来越重的书包担起了各种“必须不负众望”的高期待。因为在很多父母眼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上大学,并没有把教育看成是一件为孩子的一生打基础的事儿,光以为把孩子送进了名牌大学父母就大功告成了。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家长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升学教育成绩上,还有和进名校相关的活动中。比如,读最好的学校,甚至是贵族学校;做最好的学生,每次考试都追求孩子满分;孩子升学教育成绩好成为衡量优秀的唯一标准,甚至用物质奖励作为陪伴孩子成长的诱饵。而子女教育的其他重要方面,很多不能被量化的方面被忽视了。比如,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自信心、冒险精神、不畏失败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勇气、享受生活的能力等,这些都是当下很多孩子所缺乏的。
在如此“精细的成长路径下”,为什么也依然存在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现象?”
也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往往都太过功利。以分数论高低,以成绩分优劣,忘了教育的本质其实是“人”这个事实。教育如果只注重书本里的知识,而忽略孩子的人格建设,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像批量生产的机器,或许也很好用,但他没有思想,那如何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劳”健全的杰出人才呢?
教育更像一场马拉松比赛,若想通过教育取得成功,在认知与性格的培养非常重要,更是超过了上名校的重要性。你看现在,同样是一个打工人,有的人浑浑噩噩、循环往复,有的人却能精益求精、更上层楼。其根本差异,就在于其对人生、对生活有不同的认知和思考,这或许就是教育的差异化结果,是是否具有先进思想和独立人格的区别。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