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苏州城市学院艺术与创意设计学院“拾光乡创”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苏州市林渡暖村正式开启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通过非遗研学、创意设计、院村共建等形式,探索艺术与乡村发展的深度融合。
活动伊始,团队指导老师朱琳代表苏州城市学院艺术与创意设计学院团委与林渡暖村吴门扇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授牌。这方小小的铜牌,承载的不仅是期待,更是艺术向土地深处扎根的决心。
苏扇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授牌后,吴门扇艺的高筠老师为团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苏扇非遗文化展示。她向大家介绍了制作苏扇的每一道工序,这些都彰显着苏州传统手工艺的匠心传承。高老师的教导如扇骨撑起的方寸清凉,让年轻的设计者领悟到设计的背后是人与物的深情对话——这份厚重温润的文化肌理,正是团队此次实践中要悉心守护并重新激活的根基。
苏扇魅力带来的震撼余温未消,高老师又带领团队师生进行了一次印象深刻的暖村导览。粉墙延展的古韵肌理与轻嵌其间的现代艺术装置悄然对话,让同学们初识这片土地水陆交错的灵动生机——这是孕育创作灵感的第一捧活水。
实践最热烈的创作氛围在队员们执笔挥毫时升腾。团队成员纷纷在纯白队服上描绘心仪图样:有的笔走清波绘就水乡烟雨,有的以粉墙黛瓦勾勒江南风骨,亦有人点染层层叠翠的稻田生机……每一件自由创作的队服,都是独特审美的绽放。这些行走的艺术品,既承载着个体对林渡暖村的诗意感知,更在斑斓差异中凝聚起同一种信念——青年之笔饱蘸的不仅是颜料,更是唤醒乡土之美的赤诚。
夕阳为林渡暖村镀上融融暖色之时,一场艺术与乡土的互动才刚刚启幕。“拾光乡创”团队在艺术与乡建的交汇点上将以持续的热情与探索,擦亮乡村传统之美,更要为这片土地上共富的梦想涂抹青春独具的绚烂颜色,以美育温暖乡土,用画笔铺展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答卷。
新闻来源:苏州城市学院艺术与创意设计学院团学办
图:“拾光乡创”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文:刘星灿 审核:刘文
标签: